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建支点论坛

第六届同心论坛获奖论文集二等奖(人资环支部)

 时间: 2018-11-12  浏览次数:8834

打造三峡生态涵养区

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三峡地区在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与科技发展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担负起三峡地区在整个长江带经济带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中的重要职责,是我们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湖北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笔者认为:三峡地区应立足自身优势,着力打造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一、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范围界定

生态涵养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生态资源的涵养发展,就是在生态资源培育、培养的基础上,扩张外延、提升内涵,从而积蓄能量、积极作为,凸显区域内生态比较优势、彰显区域特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发展,在更大的空间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应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为基本框架。即:以长江三峡为轴,地跨鄂、渝、湘三省市,涵盖武陵山区、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主要包括重庆的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等县市;湖南的常德、张家界等;湖北的宜昌、恩施、神农架生态保护区等区域。这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资源保证地,更是生态敏感地区。

二、建设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基础条件

    () 生态环境优良。三峡生态涵养区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620的区间,海拔从48.731054,1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7个国家湿地公园,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是名副其实天然氧吧”,生态优良,非常适合发展保健养生、休闲度假产业。

 () 农业资源多样。三峡生态涵养区域内农作物品种繁多、特色突出。经济植物超过2000,其中药用植物1000余种。柑桔已形成长江三峡柑桔产业带。其它林特产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蚕丝等也驰名中外。气候条件优越,土地类型多样,农业自然资源的垂直分布显著,为因地制宜地构建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 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生物多样性高,珍稀物种多,是著名的地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该区现有3767种维管束植物,590个温带植物属,共有205个本地特有种、2个特有属和1793个中国特有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达39;草本植物有2500种以上。这些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有1800余种。区内有脊椎动物600多种,包括哺乳动物92种、鸟类399种、鱼类55种、爬行类53种、两栖类37,其中有金钱豹、白鹳、白蛇、大鸨、大鲵等67种珍稀野生动物;已发现昆虫4365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生态旅游、生物制药等生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巴楚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融汇,文化古迹繁多,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唐崖土司城遗址等。历代文人墨客因为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而成的长江三峡、巫山神女,激发出创作灵感,写下了不少千古绝唱,在三峡地区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其中奉节被誉称为诗城。此外,该区内还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2006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中,三峡区域有19项入选。目前,仅宜昌市就有联合国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18,省级46,市级64,县市区级301,8大门类。这都是该区域内非常重要并有着很大开发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

() 自然风景独特。区域内的自然风景独特秀丽。有湖南武陵源风景、湖北神农架、武隆喀斯特等3处世界自然遗产;有高峡长谷,有天坑地缝;还有长阳清江画廊、三峡大坝、三峡人家、巫山小小三峡、酉阳桃花源景区、恩施州神龙溪、恩施大峡谷等众多国家5A景区分布其间。该区内的旅游资源个性鲜明,地方特色浓郁,为生态旅游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三、建设三峡生态涵养区的困境及难点

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处于不断探索前行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区内传统生态问题和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生态建设面临严峻的形势挑战。

()整体生态服务功能较弱。区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破碎,生态环境比较敏感、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强,环境保护压力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与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矛盾十分突出。

1、山地面积大,自然灾害频发。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是武陵山区、秦巴山区,高山峡谷、低山丘陵分布极广,丘陵山地占了约90%的面积,平地面积只有10%左右。除神农架森林覆盖率达森林覆盖率69.5%,区内其他地区森林覆盖率不50%。此外,由于人多地少,区内许多山地土地垦殖率较高,许多县市区在>25度的坡地上还有耕种现象。在降雨量集中5-10,由于降雨量集中、强度大,导致降雨对山地的侵蚀力大,水土流失严重,径流深最深达到678.7mm,极易造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冬春两季又因为降雨偏少,易引发干旱、森林火灾。 

2、水体自净能力弱,水质状况较差。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形成一个长663公里,库岸线达5711公里,面积1084平方公里,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淹没耕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残留农药以及其他有机质,在水的浸泡作用下,逐步溶解进入水体中,污染库区水体。由于水体流动速度放缓,库区水体自净能力下降。而长江支流香溪河、大宁河、小江、长滩河等河段由于受到干流顶托,污染物长期积聚并滞留在支流河口或库湾,交换周期长,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经常发生局部水域水质恶化、水华等现象,从而导致区域内整体水体质量下降。

3、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问题突出。三峡水库消落区形成后,由于其生态环境不稳定,植被生长困难,生态功能被显著削弱。消落区内落淤污染物、堆存垃圾等可能进入水体污染水质,影响水环境安全,并可能变为病媒生物孽生地及疫源地;部分消落区处于库岸崩塌、滑坡体的前缘,在水库水位大幅度涨落、反季节涨落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崩塌和滑坡;部分消落区基岩裸露,土壤流失,难有植被覆盖,有植被的大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难以保留和存活,难以发挥固土护岸、环境净化、提供生境等生态功能。

()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三峡生态涵养区内大多都是边远山区,受自然、历史、交通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整体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2015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三峡库区有11个区县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区县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脱贫难度大,生产发展困难。

1、工业产业发展空心化。三峡大坝的兴建,区域内原有大部分工业企业关闭、破产或搬迁,旧的产业不复存在新的支柱产业培育缓慢。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市场竞争能力弱,布局较为分散,仍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数量扩张和低成本要素支撑,工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发展水平低。

2、农业产业结构趋同。由于相似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农业产业大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其中粮食、生猪是两大传统产业、粮猪二元结构突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种植业以粮食为主改为以经济作物为主,且集中在柑橘、中药材等作物上;养殖业改散养为集约化规模化的集中养殖为主。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3、生态经济发展碎片化。近年来,中央和各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地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但由于行政分割、利益矛盾等问题,生态经济发展无统一规划,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生态经济功能作用及其效益不明显

()区域生态治理机制不健全。生态治理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牵涉不同的利益主体。三峡生态涵养区在生态治理上,行政分割严重,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1、缺乏整体生态治理的顶层框架。虽然20169月国务院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提出了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建立地区间、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但对长江生态最为重要的三峡屏障的生态治理尚未有明确的规划和意见。多年来,三峡区域内重庆、湖北恩施、宜昌等地对本地的水污染治理、环境治理、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等分别出台了多种管理办法,但却缺乏从战略上、整体上的谋篇布局。

2、生态涵养发展的基本制度和配套机制尚未建立。生态涵养发展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如关于水环境和水生态的保护修复制度、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监测监管制度、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制度、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尚未建立起来、体现生态文明的政绩评价考核机制还未形成,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责制度落实不力、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等不作为行为的监督机制薄弱,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行动机制还需要完善。

3、生态治理资金严重不足。三峡生态涵养区内大多数区市县的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财力受限,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治理资金投入。

()公民生态意识薄弱。目前我国公民对生态知识、生态保护等相关知识普遍缺乏,整体水平较低,仅仅停留在浅层次阶段。

1、公民生态意识水平普遍不高。部分公民生态价值意识存在误区,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视为与己无关的事,缺乏生态危机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消费意识扭曲,无视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有及时行乐、无限度满足自我欲望的消费观念;生态道德意识尚未通过实践内化为自我规范意识,处于自我悖论状态:一方面是需求与消费无度,导致资源消耗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又渴望绿色的生态环境,渴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公民生态意识教育缺乏引导。生态教育起步较晚,缺乏生态素质的养成与传承,学校生态教育缺乏系统性;公民生态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缺乏全民性、终身性和可持续性;生态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多

样性、普及性。

四、打造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对策建议

生态涵养发展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全新课题,需要从制度建设、动力支撑、培育卫士等多方面入手

 () 构建整体战略框架,健全生态保护制度。打造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首先是健全完善生态涵养发展制度,从整体战略上进行谋篇布局。

1、源头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一是遵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要求,由国家层面研究出台《建设三峡生态涵养区意见》,统筹协调大别山、三峡库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治理、保护和发展,按照生态敏感性、重要性标准,标识山水核心区、保育区和经营区。二是制订分区生态正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及生态服务权益在内的生态权益市场制度。三是按照生态涵养发展的要求,突出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功能,因地制宜抓好国家公园建设,把区域内1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7个国家湿地公园等禁止开发、限制开发的地方保护好、建设好。

2、过程保护,实施生态补偿制度。一是构建政府层面、流域层面、市场层面三位一体的生态涵养补偿制度。积极争取中央建立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发展补偿基金,加大中央、省、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上下游跨行政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域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联动发展。二是建立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建设投融资制度,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三是探索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培育资源市场,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适时整合生态补偿资金,加强生态建设

和环境保护。

3、后果严管,改革生态建设考评制度。一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注重加强污染源的排查,完善污染控制规划,抓好污染综合治理。二是实行损害赔偿制度。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和损害赔偿解决途径,加强执行力度, 增强保护生态的意识,切实减少损害生态行为。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追究,避免决策失误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保护动力支撑。在高标准生态守护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区内的经济转型发展,立足三峡生态资源打造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培育生态保护的动力支撑。

1、立足资源,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要立足三峡山水资源优势,改变原有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积极发展以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效益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配套发展以农作物、水果、中草药畜牧产品、水产等农林特色产品加工为主的有机食品加工业,推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生态创意农业、原产地种养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打响三峡生态农产品品牌。

2、依托科技,发展新型绿色工业。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对限制开发区域要加强工业化的限制开发,对禁止开发区域不得进行工业化开发,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要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展节水治污、清洁生产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等绿色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配套发展采购、运输、包装、营销、回收、物流等供应链;延伸发展工业科研、工业博览等产业,推进工业产业的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低碳化、信息化、国际化转型发展。

3、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研发设计、信息消费、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旅游资源统一开发利用力度,打造三峡生态涵养区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精品,推进以旅游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配套发展以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人文休闲、乡土旅游、会展服务等产业;延伸发展以旅游商品、创意产品、信息消费等为主的制造营销产业。

()开展生态公民建设,培育生态保护卫士。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最根本的是民众、企业家和政府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实现了生态化,才能实现发展格局全方位的变化。

1、切实做好生态人力资本试验。在宜昌开展的三峡生态治理实验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生态人力资本建设实验。做了普通公民、从业者和政府三类重点人群的生态教育和引导工作,采用编写了生态治理知识读本、生态公民建设手册,编制了生态资本化纲要,开辟生态教育与实训基地,建立生态经济示范乡镇等,多种途径提升三类人群的生态伦理和认知水平,培育公民生态认知,引导公民生态行为,培育忠诚专业的生态卫士。应该通过宜昌实验,不断总结生态公民建设的经验,推进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公民建设。

2、大力推进生态意识教育。提升公民生态素质,对公民进行自然生态尊重教育和生态保护责任教育”。一是全民化,生态教育应普及到每个公民。对学生,中小学要以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高等教育中应注重生态环保教育、环境研究教育;对普通公民,加强生态守护教育;对从业者,注重环境价值教育,引导其合理、节约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对政府工作者,注重生态政策管理和服务教育,引导其坚持并运用生态涵养发展理念制定发展规划。二是社会化,生态教育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采用生动的语言形式和人们群众喜欢的方式,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工作,通过名家论坛、专题讲座、影视作品、绘画摄影、生态实践基地等多种形式挖掘、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理念。三是系统化,生态教育应有组织系统性。加强学校生态课程的系统化建设,确立教育体系和框架;建立和完善生态意识教育机制,把生态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生态意识教育,让公民用生态科学的理性审视自然、指导生活实践,内化生态道德意识,培育生态情感,养成良好的生态消费意识,宣传正确生态价值意识。

3、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倡导生态生活理念,传承先进文化,倡导合理、有目的、有节制的消费观念,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生产更多蕴含绿色环保理念的文化产品,如合理开发森林文化、湿地文化和绿洲文化,开发生态旅游等;加强生态法制宣传,广泛传播生态知识、法律知识,介绍生态法律规范以及实际适用生态法律规范,使人们明确生态环境权利与义务,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规范生态行为。

 

 

 

 

                          农工党湖北省委会 人资环委员会

                                      黄惠宁

                                  2018年6月7日